第四十九章 白昼!-《旧日音乐家》
第(1/3)页
场景倏然变幻。
但范宁击穿这个“莱比锡教堂”里的浮雕后,只是又进入了“时之隙”层级中的典雅宫廷风格回廊。
开凿穿透的“长度”不够。
感受到背后来时的通道中再次传出了细细碎碎的声响,范宁眉头一皱。
那个东西在破坏自己开凿出的“音乐逻辑结构”!
他顷刻间引出终章第二主题。
这种毫无间隔的“双主题”并置结构,或许有些特别,但对范宁来说是有过写作经验的,在“原野的花朵告诉我”中就用过,此刻施展起来也算得心应手,于是第7至14小节,小号狂暴地喧嚣起来,并以三连音作结,再次走入e小调的调性。
“哗啦!!”
古典殿堂的回廊中,范宁整个人直接朝一个“十字路口”的喷泉撞了进去!
他延续了“开凿”出的这条逃生通道!
这一下,看似再度跳入了瓦格纳幽灵所建成的拜罗伊特巨石神殿。
范宁不禁回头看了一眼,来时的“孔洞”中,依稀还能看到“典雅回廊”,和更深处“莱比锡大教堂”的层级。
然后,一张巴赫开裂的脸出现在了通道里。
范宁赶紧扭过头去。
虽然回避了这番惊悚景象,整个通道再度沾染上了亵渎的彩色,变得更加摇摇欲坠起来。
如果音乐逻辑被毁,那么在这些层级的穿凿跳跃,又会变成自我指涉的循环。
如此紧急的时刻,只有新的主题才具备立竿见影的新的穿凿动力。
但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,一个音乐主题引入后,是需要给它一定时间变化发展的。
如果连续引入一个又一个主题,却是东敲一锤西敲一锤,这部作品就会非常可笑,逻辑结构直接散掉,神秘学功能也将失效!
可是,现在,必须要继续往前穿凿!
危急关头,别无选择,范宁的灵感急剧燃烧起来,直接又并列引出了第三个主题!
15-26小节,一片柱式和弦响彻整个“拜罗伊特剧院”,低音在重重回声中着强调1-5-1的进行,将刚才欲要复杂化发展的e小调,再度拉回了C大调直白的宣泄状态。
范宁整个人直接撞碎了一块花岗岩巨石!
通道再次延长递进。
他望着上方极高的锯齿状悬崖皱起了眉头。
还是差了一截!
第(1/3)页